古今百家书法名作欣赏
管道升行草《致婶婶夫人尺牍》雍容自在 张雨行书《听泉亭绝句》骏骨逸情 杨维桢章草《张氏通波阡表》步履自高 宋克章草《杜甫壮游诗》骨力清劲 于谦行书《题中塔图赞》清和虚穆 陈献章行书《送刘克伯》随笔点画 祝允明草书《前赤壁赋》风神萧远 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风舞琼花 唐寅行书《落花诗》洒落清真 吴承恩楷书《梦鼎堂记》腴润儒雅 海瑞行书《旅馆谁相问诗》风骨嶙峋 徐渭草书《青天歌》奔放奇杰 董其昌行书《杜甫醉歌行》疏秀古淡 陈继儒行书《宋拓〈唐玄序集王羲之金刚经〉跋》秀逸简约 释智舷草书《丙寅冬即事诗》清远脱俗 张瑞图行书对联《整顿乾坤将相》独标气骨 黄道周行草《偶笔》峭厉方劲 王铎草书《拟汉张芝帖》苍郁健举
当代书法名家精品赏析
蒋力华饱读经史,学富五车,是一位学者型书家。他的作品总是写自己喜欢的文辞内容,是自己真情的宣泄并诉诸于笔端,以此抒发自己的人生态度、理想和志趣。他的书风喜欢『重』、『拙』、『大』、『雄』、偏爱『少字数』,他认为这样可以庶免轻佻、妩媚、纤巧之病。因此,他的书体以大字行草见长,以元气淋漓为宗旨,务求笔饱墨足而富于激情。在这里,蒋力华弃文人的『怯弱』与『美饰』,重情、重势、重趣、重直率直实的流露,坦坦行来,在不雕不饰中却暗含一种精神的力量与『法度』的自由性。夭矫雄健的笔势,在点画使转之间,『将浓遂枯』、『带燥方润』,洒脱而无放纵之弊,浑莽有雅逸之致,示人以『无法之法』,是为石涛上人的『自揭须眉』,是为东坡居士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对历代行草大家的尊崇备至、静心领悟、深入研习,使蒋力华的大学行草在『颠张狂素』的体势骨脉中杂糅颜真卿的圆浑遒...(展开全部) 蒋力华饱读经史,学富五车,是一位学者型书家。他的作品总是写自己喜欢的文辞内容,是自己真情的宣泄并诉诸于笔端,以此抒发自己的人生态度、理想和志趣。
米芾-历代名家书法经典
米芾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史传说他个性怪异,喜穿唐服,嗜洁成癖,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着他独到的体会。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大概姜夔所记的“垂不缩,无往不收”也是此意。即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俱全,犹如一佳士也”。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