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庵篆刻赏析100例
在中国篆刻史中,清末民国时期群星荟萃,芸芸大观。这个时期的篆刻承上启下,艺术形式丰富多样,是篆刻学习者不可跳跃的重要历史时期。 《名家名品篆刻赏析系列》遴选清代以及近现代篆刻大家的名品各100方,每位名家单独成册,包括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王福庵、来楚生、陈巨来、齐白石。吴让之是清代“邓派”篆刻的重要传人,对晚清乃至近现代篆刻有着深刻的影响。赵之谦是中国篆刻史上卓有成就的大家,是“印外求印”的典范。他突破了前人藩篱,开阔了后代篆刻家的视野。吴昌硕是近代艺术史上诗、书、画、印四艺皆精的艺术大师,其篆刻在“印从书出”“印外求印”的思想上取法更为广泛,对近现代篆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黄牧甫、王福庵、陈巨来、齐白石、来楚生的篆刻艺术也都别开生面,在篆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此系列丛书每册精选篆刻大家100方经典作品,每印配有解析文字。文字侧重鉴...(展开全部) 在中国篆刻史中,清末民国时期群星荟萃,芸芸大观。这个时期的篆刻承上启下,艺术形式丰富多样,是篆刻学习者不可跳跃的重要历史时期。
吴昌硕篆刻精品赏析
内容简介 吴俊卿(1844--1927),原名俊,初字香补,中年更字昌硕,民国元年以后以字行或署仓硕、苍石,别号缶庐、老缶、缶道人、苦铁、破荷、大聋、酸寒尉、芜菁亭长、五湖印芒等,浙江安吉人。他是晚清最后一位杰出的大艺术家,在诗、书、画、印等方面,超绝古今,自成一家,成就极高,其流风余韵一直到当代。他的青少年时代曾历尽饥寒,但对艺术的追求却从末停止。虽曾在五十五岁那年当过安东(江苏涟水)县令,但一个月以后便辞职了。 他的篆刻从浙派入手,后受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的影响,上追秦汉玺印,尤能貌掘气盛地作石鼓文,以玺印封泥、砖甓---瓦及碑碣等书体融入书法、绘画、篆刻的创作。篆刻用刀化钱松、吴让之的刀法为一种新的刀法,钝刀硬入,使他的创作别具一种古拙浑厚、苍劲郁勃的气息,有别于他之前的任何一位高手,实在是一位食古能化、自出新意的大家,其印谱有《削觚庐印存》、《缶庐印存》、《吴昌硕印谱》等行世。 目录 第一章 吴昌硕篆刻艺术概述 第二章 吴昌硕篆刻精品赏析 附 吴昌硕印作欣赏
海派代表篆刻家系列作品集
为全面研究、弘扬近百年来海派篆刻家的篆刻艺术成就,我社策划了这套《海派篆刻家代表系列作品集》。本系列共16本,分别为:赵之谦、吴昌硕、赵叔孺、王福厂、马公愚、钱瘦铁、邓散木、方介堪、朱复戡、来楚生、陈巨来、钱君匋、单晓天、方去疾、吴朴。每本均分序言、正文(篆刻作品)、年表、引用资料目录、后记等五部分,对这16位篆刻家的篆刻作品进行了系统而深入地整理研究,严谨而立体地呈现这些海派篆刻大家的卓越艺术成就,史料性尤为突出,篆刻作品的艺术性和真实性都有非常严肃的保证,为近现代中国篆刻史学者研究一代篆刻艺术大师提供了重要详实的史料支撑,也为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相关研究专家研究艺术史提供了第一手的文献参考。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出版工程,将大大提升学界对海派篆刻艺术的理解和篆刻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 韩天衡:1940年生于上海。书画印兼擅,尤以篆刻闻名于世,并精于印论。他的篆刻,奇崛雄伟、富美堂皇、变幻多姿,具有强烈鲜明的艺术风格。20世纪众多书画大师,几乎都用过韩天衡为其所治的印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