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法作品临摹赏析
应用介绍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山东琅琊。王羲之擅长书法,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快雪时晴帖》、草书《初月帖》、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
历代名家名帖书法经典:王羲之《兰亭序》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他在书坛的地位至今也没人能够取代。《兰亭序》贴共有二十八行,一百二十四个字,是王羲之的代表作,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在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和朋友们在绍兴兰争举行修禊礼“祈福祛邪的仪式”时饮酒赋诗。他乘着酒兴为诗作序,留下了这一万世不朽的杰作。据说,他酒醒后又写了多遍,但都不如这一幅。王羲之当时没有给序文起名《兰亭序》的名字是后人加上去的,此外,还有《兰亭叙》,《禊帖》等名称。现在,人们看到的《兰争序》是摹本。从摹本上看,运笔非常流畅,字里行间显现着一种非凡的魅力,由于是文稿,字的大小并不是相同的,而且还有几处删改的痕迹,这些更给作品增加了生动自然的特点。细心人曾统计过,全幅共有二十多个“之”字,各具神态,绝无雷同。明代书家解缙在《书学详说》里称赞这幅作品“字既尽美,尤善布置,所谓增一分太长,亏一分太短号”。 《历代名家名帖书法经典:王羲之 》在编排上忠实于原帖,较好地再现了原帖的面貌,同时,书中还附有简体标注,既可阅读,又可临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法临习范本。
丧乱帖
《丧乱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创作于东晋永和年间的行草书书法作品,现收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 《丧乱帖》是王羲之为表示自己的无奈和悲愤之情所作。《丧乱帖》是硬黄响拓,双钩廓填,白麻纸墨迹。使人们在妍美的外衣下,又蓦然看到一个情感极为丰富的内质。笔法精妙,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创造的最新体势的典型作品。 《丧乱帖》8行62字,与《二谢帖》和《得示帖》连成一纸。 书法内容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