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评价一下这几方闲章?刻的怎么样? - 知乎
谢邀 大致说几句,相同类型的印章我就重点举一个例子。 首先说说这类朱文,这方《静宇轩》实际上是汉印和封泥的结合。而用刀上则是浙派的小切刀,因此我们看其线条如蚕食之后的效果,冲刀爽快利落,而切刀多至于琐碎。这是切刀严重程式化常会带来的结果。 汉印的结字相对来说比元朱文的结字要简单很多,这也就是学篆刻的朋友多以汉印作为入门选择的原因。此印结字问题不大,主要是封泥手法的运用突兀,如我标出来的几处。这种文字与边栏的粘连很刻意不自然。封泥的运用我们可以去看看吴昌硕的印章,同时在运用边栏上可以看看齐白石的朱文印,处理得那是相当好的。 此印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上面两个角的残破位置相同,这是要避免的。尤其是破的处理不要在对称的位置上去运用。
吴昌硕分类全集——吴昌硕闲章集
内容简介 印章按内容与使用功能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凭信功能的的印章,如官印、私印及斋馆室名,另一类是人们表达祺福愿望以及寄托情怀的印章,这类印章被称为闲章。目前,没有一本吴昌硕闲章的资料书,我们搜集了吴昌硕先生除姓名、斋室、职官,藏书印、地名以及特指吉语印以外的诗词佳句、名言警语、人生哲理等印章。为全面反映吴昌硕篆刻艺术成长发展的全过程,我们将吴昌硕早期多以模仿为主,且有少数属怪异入俗一路的印章作品也一并收入本集。从中可以看出他兼收各家之长,不主一体,面貌众多,优劣参半,虽未成熟,但转益多师,眼界逐步开阔,为后来的变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的篆刻创作之路。这也正是任何一位艺术大家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为了给广大篆刻家、篆刻爱好者在学习和创作中提供更好的借鉴,本书较全面地辑录了吴昌硕篆刻的闲章三百八十余方作品,汇集出版。
王景群
王景群自幼因患脊髓灰质炎而跛右足。虽行走不便,然其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圭臬,经数十年浸淫,练就了一手娴熟的技艺。检阅其摹刻的《历代名家闲章印谱》,除了得益于秦汉古玺,还可以感觉到他对明清以降的流派印艺所下的功夫。此印集收入的96方闲章大都为历代名家所创刻的闲章佳作,而将下限宽展至现当代,也足以显露了其不薄今人的审美取向。以此法对中国篆刻史作一番系统的温习和回顾,也不失为篆刻艺术的借鉴传承之道。欣赏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可以得窥王景群融南北刀法与篆刻理念于一体的功力所在。 考察中国篆刻史,举凡获得成功者,无论是上溯秦汉还是师从明清流派,篆刻之道的实质在于继承传统和探索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