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篆刻精品赏析
内容简介 吴俊卿(1844--1927),原名俊,初字香补,中年更字昌硕,民国元年以后以字行或署仓硕、苍石,别号缶庐、老缶、缶道人、苦铁、破荷、大聋、酸寒尉、芜菁亭长、五湖印芒等,浙江安吉人。他是晚清最后一位杰出的大艺术家,在诗、书、画、印等方面,超绝古今,自成一家,成就极高,其流风余韵一直到当代。他的青少年时代曾历尽饥寒,但对艺术的追求却从末停止。虽曾在五十五岁那年当过安东(江苏涟水)县令,但一个月以后便辞职了。 他的篆刻从浙派入手,后受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的影响,上追秦汉玺印,尤能貌掘气盛地作石鼓文,以玺印封泥、砖甓---瓦及碑碣等书体融入书法、绘画、篆刻的创作。篆刻用刀化钱松、吴让之的刀法为一种新的刀法,钝刀硬入,使他的创作别具一种古拙浑厚、苍劲郁勃的气息,有别于他之前的任何一位高手,实在是一位食古能化、自出新意的大家,其印谱有《削觚庐印存》、《缶庐印存》、《吴昌硕印谱》等行世。 目录 第一章 吴昌硕篆刻艺术概述 第二章 吴昌硕篆刻精品赏析 附 吴昌硕印作欣赏
吴昌硕-中国篆刻艺术精赏
吴昌硕印章艺术的发展基本可以分为早、中、晚三期概括。早期(学习、摹拟阶段)受地区印风的影响,初取法浙派,继而邓石如、吴熙载、徐三庚,以及钱松、赵之谦等,用力颇多。中期(酝酿、脱变阶段)广交师友,饱览金石名迹,眼界大开,力行“印从书出、印外求印”。晚期(出新、成熟阶段)在刀法、结字、章法等形式上化古为新自成体系、卓越成家。纵观其印章艺术的发展,有三个因素的影响极为重要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首先,早年师法渐派。对其刀法意蕴的学习领会,从他留下的印作中可以看到浙派刀法技巧、结字造型、形式风格等的影响。其次,在师法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等名家时,前人对古代碑铭、砖瓦文字等广泛取法,深刻地影响了他,健他借鉴的资料更为广博,除取法战国、秦汉玺印外,对铭文陶文、封泥、汉三国篆碑,汉晋砖瓦文字等都有深入的研究,并在其印章的创作中融会贯通,自成面目。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他对书法、国画的精深研究,为其印章艺术提供了丰厚的养分。受到邓石如等清代名家“印从书出”创作观念的启发,吴昌硕对秦《石鼓文》临习用功最多,成就也最高,对他的篆刻创作影响最大。
历代名家书法经典:吴昌硕
《历代名家书法经典:吴昌硕》是“历代名家书法经典”系列之一。吴昌硕,清晚期『海派』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初名剠侯,号香圃,后更名俊卿,字昌硕,又作仓石,别号缶卢、苦铁、大聋、石尊者等,七十岁后以字行。浙江安吉人,是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并称『清末海派四杰气』。吴氏诗、书、篆刻皆精。他的楷书,始学颜鲁公,继学锺元常。隶书学汉石刻。篆书临石鼓文,参以两周金文及秦代石刻,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趟之谦等人影响,并融合篆刻用笔。行书得黄庭坚、王铎笔势之欹侧,黄道周之章法,又受北碑书风及篆籀用笔之影响,大起大落,遒润峻险。由于他的艺术风格明显,地位显著,形成了言灭昌硕流派气并对后来的艺术大家有极其深刻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