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艺术赏析
私印二字半通印 040三字半通印 041方形私印 042圆形私印 043吉语印 044 ﹥ 两汉官印 前汉官印王、后玺印 047陵园令、丞印 048侯、令印 049尉官印 050将军印 051 新莽官印地方官印 052武官印 053 后汉官印王、后玺印 054分封爵位印 055司马印 056侯印 057雒阳地方官印 058三老、祭尊印 059部曲将印等 060都尉等印 061将军章 062兄弟民族的官印 063封泥 064唯印 065半通印 066 ﹥ 魏晋南北朝官印 三国时官印魏国官印(一) 069魏国官印(二) 070蜀国官印 071吴国官印 072晋代官印 073十六国中部分官印 074南朝官印 075北朝官印 076
篆刻艺术
史册格篆刻 “史册格篆刻”,是在基于秦汉及明清等篆刻印章传统形制、技法与风格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增加装饰效果:将文字置于(由两条竖线为一组的)条形格框之中,同时不改变所取印材(篆刻石料或其它材料)印面的面积和态状,条框以外空余部分保留或挖除,即出现古代史册竹简木犊之形象,——在增加装饰性的同时,保留中国篆刻古朴自然和文雅精致等传统气象与意蕴。因此称为“史册格篆刻”,其将内容 “载入史册” 的独特创意,任人寻味;而其史无前例的外观效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篆刻的形制,具有强烈的个性 和独特的风格,是中国篆刻艺术延续过程中的一次发展和进步。史册格篆刻图片:
当代篆刻家系列:缪永舒篆刻集
作者简介 缪永舒,一九五四年生於四川阆中,先後就读西南师大文物博物馆专业、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论专业。从事文物工作,擅书画、玉器鉴定。篆刻从师徐无闻、韩天衡,长期研习秦汉玺印及明清诸家,尤喜赵之谦、黄牧甫,曾对齐白石篆刻艺术进行过系统研究,其文章在《美术史论》《文物天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中国文化报》等刊物发表。创作作品在以小篆为主的基础上,广泛地将甲骨文、金文、瓦当等篆体文字入印,形式变化多样,力避千篇一律。刀法简练而能表达笔意,追求浑穆遒劲,圆转中求刚健,乎正中求奇崛。近年来沉醉於鸟虫篆印,极尽文字的『象形』表现艺术形式。作品曾入选全国首届、二届篆刻艺术展,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获首届『巴蜀文艺奖』,《书法》《书法报》等专业刊物发表,收入各种专辑出版。现供职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文管委办,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四川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成都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大学客座教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