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体书法长征
书法特点 评 这是毛体书风成熟后的一件代表作。这件手书采用竖写横幅,行草书体,取大草气势。用笔以中锋为主,兼用侧锋,仍是字体大小参差的风格。共写成正文18行,上款1行,下款3行,共22行。作品从头至尾,大气磅礴、豪迈超绝。用笔圆润遵劲、稍带涩笔、气魄浩大,自然流美。标题“长征诗”三字提笔轻写;字字呈左低右高的侧势,给人以力度和气势。“一首”两字小写,附于“长征诗”右下,显得空灵剔透。接着用方笔写出“红军”,写的奇伟劲悍,“不怕”两字点画顾盼有情,写得坚定有力。接着以夸张猛力扭曲的结构笔画;干净利落地写出“远征难”,“难”字体现出韧性和力量。紧跟着又是重笔泼墨,扭曲字形的艺术手法,再采用方笔写出“万水千山只等闲”“闲”字形体开张,高耸的右竖钩更似擎天之力。从“五岭”到“金沙浪”处,心情略显轻松,用笔轻灵圆转点,笔画细而墨轻,“拍云崖”又变为重墨扭曲,再往后“暖大渡”三字又轻灵平和。字体大涨大落如大渡河水湍流,一泻千里。从“桥”开始一直到结尾,运笔更加开放,速度迅疾,开始出现飞白渴笔,“过后”两字一笔写成,苍渴奔放,象一道分水岭,成为全诗最大的主导字体。
赵孟頫洛神赋毛笔行书书法字帖:双面水写字帖
《洛神赋》即为赵孟頫行书代表作。行中兼楷的结体、点画,深得二王遗意,尤其是王献之《洛神赋》的神韵,即妍美洒脱之风致。如端正匀称的结构、优美潇洒的字姿、圆润灵秀的运笔、密中有疏的布局等。同时,又呈现自身的追求,像比较丰腴的点画,轻捷的连笔,飘逸中见内敛的运锋,端美中具俯仰起伏的气势,都显示出他博取众长而自成一体的艺术特色。故后纸诸家题跋如是评述此卷,李倜日:“大令好写《洛神赋》,人间合有数本,惜乎未见其全。此松雪书无一笔不合法,盖以兰亭肥本运腕而出之者,可云买王得羊矣。”高启云:“赵魏公行草写《洛神赋》,其法虽出入王氏父子间,然肆笔自得,则别有天趣,故其体势逸发,真如见矫若游龙之入于烟雾中也。”
共和国书法大系:书家卷
概述 书家作品图录 齐白石 黄宾虹 萧蜕 罗复堪 商衍鎏 赵子云 沈钧儒 徐生翁 陈半丁 陈叔通 王襄 陈云诰 黄炎培 金梁 高剑父 何香凝 于右任 张靖 陈垣 黄葆戊 柳诒徵 王福庵 徐宗浩 李健 马衡 叶恭绰 马一浮 苏局仙 孙墨佛 张宗祥 章士钊 邓尔雅 靳志 茹欲立 沈尹默 谢无量 张默君 马叙伦 董必武 吕凤子 朱德 柳亚子 胡小石 简经纶 于非闇 寿石工 马公愚 沈迈士 郭沫若 郭绍虞 顾颉刚 梁漱溟 毛泽东 溥雪斋 郑诵先 刘孟伉 容庚 吴湖帆 叶圣陶 张茂才 郑午昌 董作宾 冯友兰 徐悲鸿 祝嘉 曹容 刘海粟 茅盾 溥心畲 萧劳 朱东润 顾随 郭风惠 宁斧成 潘天寿 王个簃 钱瘦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