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篆书大字典
《中国篆书大字典》是2008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振濂。 内容简介 篆书是汉字中最古老的书体,它包括甲骨、钟鼎、石鼓、六国古文、小篆、缪篆、叠篆等。汉字作为象形文字,其象形意趣在篆书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从夏商周三代至秦王朝,其间,古贤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璀璨的古文字精华:甲骨的隽利劲挺,钟鼎的雄健奇谲,石鼓的凝重恣放,斯篆的婉通典雅。可以说后世无论何种书风,均可于篆书中找到神契的源头。其艺术震撼力,真可谓『天雨粟,鬼夜哭』,达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地步。秦汉以后,篆书一度沉寂,但唐之李阳冰,宋之徐铉仍以篆书闻名,『能存其法』。到了清代中期,在大倡碑学的时代背景中,篆书再度中兴,大家辈出,群星灿烂:邓 目录 出版说明 序(陈振濂) 字典正文 笔画查字表 拼音查字表
历代书法四体字典:篆书卷
俪 162 俨 162 儿部 三画 兀 163 四至五画 元 163 允 165 兄 166 六画 充 167 光 168 兆 169 先 169 七至十四画 克 171 兕 172 儿 172 究 173 兢 173 入部 二至七画 入 174 内 175 全 176 两 176 八部 二画 八 178 四 画 六 179 公 179 兮 181 六至七画 共 182 兵 183 八画 其 184 具 185 典 186 十画 兼 187 十六画 冀 188 冂部 六至十一画 再 189 冒 189 胄 189 冕 189 冖部 九至十画 冠 191 冢 191 冥 192 冤 192 冫部
篆书字典
内容简介 篆字的大部分具有描摹物态形象的表意的特证,还有一部分是表意和表音组合的字,这两类文字即“六书”中所指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类文字;转注和假借两类文字虽无象形表意的因素,但它们的形成也是经过千百年的创造、组合、演变,具有便于记忆和书写以及在结构上与前四类文字相协调统一的特点。 篆字的演变,从大篆到小篆,是其在笔画上由繁到简,形体上由拙到秀,结构上由多异到规范的过程。虽然小乡在秦代就已规定为正字,但甲骨文、金文、籀文及其大量的异体字仍然作为一种古文字的遗存、象形文字 的典型而流伟不汰。


贾平凹书法
贾平凹书法

书法作品摘抄
书法作品摘抄

书法教程
书法教程

颜真卿早期书法真迹公开展出
颜真卿早期书法真迹公开展出

郭沫若书法
郭沫若书法

小学生硬笔书法基础入门教程
小学生硬笔书法基础入门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