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反文字典
三、反书上石法。即利用光学原理,将书有篆字的印纸对着灯光(有条件可以放在灯箱上),在印纸反面摹写篆字反文,然后将反文书于印石之上;也可以用镜子反射印纸上的篆字,照镜中反文依样摹写于印石上。 上述几种方法,均不能原汁原味地摹刻印文,本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先将名家篆印扫描入电脑,利用图像处理软件使之水平翻转,初学者可以直接摹写篆字上石,而不必将精力花费在漫长的反书过程中。
反
字源演变 反(fǎn)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左上角是“厂(hǎn)”,“厂”是山崖之形;右下面是“又”,“又” 是右手的最初字形,整个字形表示用手攀爬山崖。应该说“反”是“扳”的初文。金文字形与甲骨文相同,秦篆字形与金文相同,只是字形符号化而已。汉隶字形在秦篆基础上将字形方块化,成为现代的“反”字。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反”最初之义是攀爬山崖。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反字从又从厂者,厂为山石崖岩,谓人以手攀崖也......扳实反之后起加旁字。”
正反篆刻字典/中国书法字典系列
《正反篆刻字典》是2017年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孙宝文,本书讲述了汉字三千左右、正反字印影二万枚左右。 内容简介 《正反篆刻字典》主要供篆刻爱好者使用,仅收古玺、汉印及明清以来篆刻家之印影,及收常用汉字三千左右、正反字印影二万枚左右。 图书目录 一画 一部 丨部 丶部 丿部 乛部 二画 二部 亠部 人部 儿部 入部 八部 冂部 冖部 冫部 几部 凵部 刀部 刂部 力部 勺部 匕部 匚部 十部 卜部 卩部 厂部 厶部 又部 阝部(左部) 阝部(右部) 三画 口部 囗部 土部 士部 义部 夕部 大部 女部 子部 宀部 寸部 小部 尢部 尸部 山部 川部 巛部 工部 己部 巾部 干部 幺部 广部 …… 四画 五画 六画 七画 八画 九画 十画 十一画 十二画 十三画 十四画 十五画 十六画
